4月7日下午,六合区高中语文孙优工作室在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开展本学期第二次研训活动。工作室邀请南京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徐晓彬老师到校观摩指导。工作室全体成员、区内各高中语文教师代表,共计3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工作室负责人孙优老师主持。
下午两点,徐老师做《学习训诂知识,提高文字素养》的高三专题复习讲座,他以2024年南京市二模中的“膏以明自销”开篇,联系课文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结合2009年江苏高考卷“兵安在?膏锋锷”,分析膏的本意是”油” ,举例说明古诗文教学要从根上下功夫,仅仅单独讲一个字,无法使学生迁移运用。从字义上下功夫,这是文字之本,文言文教学要从根上做文章,不从梢上做文章。
随后,徐老师引用说文解字中“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 学者之识字,必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并以此为纲,引导教师掌握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紧接着,徐老师从审形、知音、知义、语法等角度展开论述。
一、审音
以贾府谱系图说明“攴”非“文”。“纤离之马” “探骊得珠”中“离”是假借字;“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立远视”中“缦”的解析,“思厥先祖父”中“厥”与“其”的双声假借,说明要关注字从本意到本身义的演变,减少机械脑力劳动。
二、知音
徐老师引用黄侃的话:“凡以声音相训者,为真正之训诂。凡不是,即非真正之训话。试取《说文解字》观之,其说解之字,十九以声训,以义训者至鲜。推之《释名》诸书,莫不皆然,声音为训诂之纲要,断可知矣。”从2025年南京一模中的“书,如也”一题入手,到“佛狸祠下”的“佛”,荷塘月色中的“田田”,《江南可采莲》中的“莲叶何田田”,与“陈“字的关系,说明不仅要审音,还要知音。
三、知义
此次活动,指导老师们精准把握学生在文言字词理解上的难点,优化教学方法,同时在深入训诂研讨时,拓宽学术视野,提升专业造诣,为今后文言文教学注入全新活力,提升写作教学能力,助力高考备考,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