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下午,在江苏省浦口区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开展了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二主题教学设计教学研讨”为主题的研训活动,此次活动由六合区高中数学王安寓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江北新区、六合区、浦口区高二数学教师参加了活动。
首先,南京市第十四中学青年教师周俊宇老师、六合区实验高中青年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金家庆老师执教,同课异构了《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研究课。周老师年轻富有朝气敢于挑战,以学生发挥智慧、创造力举出5个实例 (1,2,3,4,5;1,4,10,13;1,4,9,16;1,10,100,1000;1,2,4,8;…)引课,探究数列的规律,构建数学新概念——等比数列,经历概念的生成的三个过程——初步感知、初步生成、明晰概念,再经过概念固化、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打造高效课堂,以几何画版为抓手,设计数据控制台,运用图形,出示数组,研究等比中项、等比数列中的项满足的隐含条件——≠0、奇偶性同号,总结概念内涵,给出1个例题3个变式,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金老师以“折纸游戏、取半余量”为例引入新课,并构建新知的生成基础,用波利亚的“类比能引导我们去发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观察3个数组,找到蕴含的数列规律,形成等比数列的概念初步认知,并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由语言到符号,形成概念认知的思维链;用6个小题巩固概念,并形成运用等比数列定义证明数列为等比的操作模式或步骤,完成概念的再认知;金老师再回归概念,引出等比中项的新概念,组织学生运用等比定义推导公式,发现并总结出等比数列的隐含条件,再探究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提示等比数列的内涵,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以2道例题为知识运用的载体,让学生感受新知的应用与内化,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主动构建,系统研究等比数列的知识与方法,做到了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合理整合,落实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素养。
二位老师都注重深度研讨数学知识,重概念重方法。从多个维度深度探讨等比数列概念、等比中项问题的处理策略,研究概念的应用:设置有梯度的渐近式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与课师生的一致好评,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新教材”所提倡的“以生为本”的理念。
活动的第二阶段是聆听江苏省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何雪冰老师的讲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与思考——以数列教学为例》,以及南京市第十四中学付英波老师的讲座《重视教材,提质增效》。
何老师从“影响学生得出问题能力的因素”展开讲座,提出: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源泉”、注重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提倡变式教学,注重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手段”、注重四基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保障”四个应对策略。
付老师以教材试题、高考试题、质量检测试题为蓝本,从“提高数列基本量的计算能力、重视课本中公式的推导过程提升计算能力、重视课本中数列性质推导优化计算、注重猜想归纳探路计算”四个方面展开讲座。教材是学习的起源,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付老师认为:回归教材的目的是巩固知识,训练熟度,积累经验(总结题型,梳理套路,谙熟方法,掌握规范),培养思维,内化素养,形成能力,激发兴趣,塑造品质。高考试题是学习的检测,也是学生的重要关口和能力展示舞台,研究高考试题中的计算,是学习的必然。付老师认为:研究高考试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模考试题,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
活动第三阶段,邵老师点评两位老师的公开课。邵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践行“新高考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周老师将等比数列概念研究极致,讲解精致,自然会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金老师将等比数列的概念讲解透彻,以事例、图象为抓手,形成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效果优秀。两位老师,都由特例入手、找概念属性、归纳概念、辨析概念、运用概念,践行概念教学的理念。课堂活动设计层层递进,思辨性强。一堂课下来给人如沐春风般的享受。邵老师指出:数学概念课首重数学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落实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位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研究透彻,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对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好的作用。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采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期待更多老师参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