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培训

家校协同共育 助力教师成长——六合区2020届及2022届乡村定向职初教师研修系列活动七

来源:培训处    发布时间:2025-3-12 9:07:46    浏览次数:986

为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家校协同育人能力,311日,六合区2020届及2022届乡村定向职初教师齐聚成贤街小学龙池分校,开展以“校家社协同育人”为主题的业务培训活动。活动特邀该校潘聪主任与丁载凤老师担任主讲,通过案例分享、情景模拟等形式,为青年教师传授家校沟通的实战经验。

聚焦特殊学生:解锁家校沟通密码

活动上半场,丁载凤老师以“解锁特殊学生家校沟通的密码”为题,通过互动游戏“抓鸭子”调动现场氛围,引导青年教师分享家校沟通中的棘手案例。结合自身班级管理经验,丁老师以学生“小鱼”为例,剖析家校沟通的难点与策略。

针对班级群内家长质疑学生受伤事件,丁老师提出“三步法”:及时处理伤情、依托家委会化解矛盾、保持情绪稳定。面对“小鱼”多次离校的突发情况,她总结出“观察行为原因—调整沟通策略—引导专业支持—跟进后续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并强调“与家长建立同盟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丁老师提炼出五点沟通诀窍:日常关系维护、沟通前充分准备、避免指责家长、因材施“策”、善用“三明治话术”,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

赋能职初班主任:从“单打独斗”到“教育合伙人”

下半场,潘聪主任以“职初班主任家校沟通实战指南”为主题,提出家校沟通需从“单打独斗”转向“教育合伙人”模式。他深入剖析“5+2=0”现象(即5天学校教育被2天家庭影响抵消),强调家校协同需破解“校内外温差”,构建连续统一的教育场景。

潘主任建议班主任为家长提供可落地的行动方案,如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设计《家庭自律打卡表》,并借助学校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微课”强化家校联动。他还分享了实用技巧:家访时融入真实场景、避免形式化摆拍、以“拉家常”拉近距离。活动尾声,潘主任组织青年教师分组进行家访情景模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他总结道:“家校沟通的核心是与家长共同理解孩子,而非说服对方;是与问题和谐共处,而非消除差异。”

以学促行:实践赋能成长

培训过程中,青年教师全程专注聆听、积极参与互动,在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中深化了对家校协同育人的理解。活动最后,全体参训教师与两位主讲人合影留念,为本次研修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培训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依托,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家校沟通的方法论,更传递了“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李雪刚    审核:吴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