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师研训

记六合区小学思政课下乡活动——聚爱国情怀,育时代新人

来源:研训处    发布时间:2023-11-10 9:43:19    浏览次数:758

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学互鉴。119日,六合区王远翠名师工作室思政课下乡活动在竹镇镇乌石希望小学举行。

工作室导师张正兵校长和工作室成员王梦宇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堂伊始,张正兵校长通过“地球上找学校”这个活动,让学生动态感受到祖国面积之大。接着,张校长充分利用身边鲜活的素材,通过视频、导学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学科知识结构化,有机展开学科融合,激发学生对中国的探索兴趣,学生从陆地到海域的探究,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土疆域辽阔。最后,回归地图,开展了“发现之旅”——画祖国边界线活动。张校长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所学,并适时引入问题:拥有如此广阔的国土、如此众多的邻国,该如何保卫国土和家园呢?不知不觉中,张校已经把“神圣国土不可分割”这一种子种在了学生们的心里。

王梦宇老师以视频《大美中国·锦绣家园》导入课题,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旅游指南”探发现、“陆上邻国海上邻国”游戏大比拼、“祖国区域我会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感受到祖国面积大、海域广、邻国多、区域多。通过探究资料包、学习《宪法》序言、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国土的强烈爱国情感。

精彩课例结束后,老师们齐聚一堂进行教学研讨。杨孝荣校长强调地理题材、历史题材的学习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必要性,“家国情怀”的培育,应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充分研读教材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发展特点,整合当地教育教学资源,将抽象的书面知识与直观的教育活动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研员王远翠老师对本次课例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总结了提升思政育人的成效方法:通过学科融合、巧设活动、适时追问等增强教学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她再次强调思政课的重要地位,要求全体思政课老师切实承担起培根铸魂的重任,激励大家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厚的课程情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课堂风采共研修,名师引领新赋能,此次思政课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分享的平台,有效的传递了教学经验,真正实现了资源互补。在教育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结伴而行,不断深植源远流长的帮扶情谊,传递爱的芬芳!

发布:李雪刚    审核:吴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