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下午,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录播教室内座无虚席,一场以“单元整体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语文研训活动在此展开。本次活动由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马鞍中心小学承办,汇聚了金陵小学骨干教师、六合区乡村定向师范生研修班学员及区内学科教师,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共同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路径。
活动伊始,六合区乡村定向师范生研修班学员、成贤街小学龙池分校邱永妍老师以“随文识字”为主线,结合动作演示“掰”字,图片对比“扛、抱、捧”等动作,巧妙融合课文内容理解。每个生字教学都自然衔接文本内容,如学“扔”字时引发思考“为什么扔掉玉米”,让学生在识字中理解小猴子的行为特点。整堂课将汉字学习与文本解读自然融合,充满童趣
紧接着,马鞍中心小学的邵敏老师以“摇篮”意象为主线,先引导学生明确“原始森林”的意象,再通过想象画面、配乐朗读等方式,对比体会祖先“摘野果”的原始生活和孩子们“捉蜻蜓”的童趣。抓住关键句“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通过师生合作读、分组对比读等形式,在朗读中自然感悟诗歌韵律和情感,实现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融合。
第三节课由金陵小学胥望老师执教三年级《肥皂泡》,胥望老师以学习活动贯穿,带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梦幻的泡泡之旅。课堂上,学生们借助流程图,跟着老师一起“和弄、蘸、吹、提”,在欢笑声中编织出七彩的童年梦境。当配着清泉般的音乐朗读时,那些飘飞的泡泡仿佛化作了冰心笔下的“玲珑娇软的童话”,带着孩子们纯真的想象飞向远方。这堂课不仅教会了制作肥皂泡,更在孩子们心田播下了发现美、感受美的种子,让语文课成为了“童年百花园”中最动人的一朵小花。
课例展示后,金陵小学潘保翠副校长以《单元整体视域下单篇课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题开展微讲座,分别从孩子、教者、教研员和同伴的视角出发,肯定了三节课例,分享了她从课堂中感受到的教学释放的力量。
在热烈的研讨环节中,两区小学语文研训员与在场教师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展开深度对话。栖霞区研训员陈瑶老师用“碰撞、深耕、携手”三个关键词概括活动价值:城乡教育理念的碰撞催生新思考,课堂实践的深耕培育新智慧,教师团队的携手开创语文教育新局面。
六合区研训员刘梅老师则从三个维度进行专业引领:一是点赞城乡小学的牵手模式,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范式;二是强调低段教学要立足儿童年龄特点,有效落实低段读好书、写好字的任务,汉字教学要融通教材、勾连孩子生活,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三是对定向师范生提出殷切期望,建议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不同年段的课堂样态要清晰,课堂教学语言要锤炼,课堂教学环节要设计,课堂教学样态要自然,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
这场跨越区域的研讨,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我们六合区本土化的乡村定向职初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也为城乡语文教学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