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技术

六合少年巅峰对决 机器人竞赛燃爆科技梦想

来源:信息资源处    发布时间:2025-4-30 14:31:11    浏览次数:69

——八大项目上演“人机共舞”,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初现雏形

 

当仿生机器人迈着灵活的机械腿穿越障碍,当视觉机器人精准识别彩色路标自动规划路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六合实验初中的校园里,正上演着一场10后”孩子们与人工智能的精彩对话。由六合区教育局、科协、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六合区第八届创新教育嘉年华暨2025年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今日圆满落幕,全区38所学校400余名科技少年带着他们的“数字伙伴”同台竞技,在代码与机械的碰撞中点燃未来科技梦想。

八大赛项打造 “科技试炼场”,六合少年秀出“硬核”实力

本次以“科技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的赛事,精心设置了仿生机器人、飞行机器人、智慧救援等8竞赛项目,涵盖结构设计、算法编程、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考核。在智慧救援项目现场,来自实验小学的参赛队通过传感器与Python编程,让自制机器人实现了“红灯停、绿灯行、自动避让障碍物”的智能驾驶功能;而在仿生机器人赛项中,双语小学的“机器狗”凭借四足仿生步态设计,不仅能模拟生物爬行,还能根据地面坡度自动调整关节角度,让评委直呼“看到了未来机器人的雏形”。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赛事首次引入南京市教育装备中心配备的人工智能学习套件,创新设置巡线机器人、视觉机器人两大“实战型”项目。这些曾被视作“竞赛专用”的高端设备,如今已走进全区中小学的信息科技课堂——从民族中学的“AI 创客工坊”到龙湖小学的 “编程启蒙社团”,全区教师自主开发的 30 余门配套课程,让2000余名学生在日常课堂中就能接触到图像识别、语音控制等前沿技术,真正实现了“从课堂到赛场”的无缝衔接。

“小众竞赛”到“教育生态”,六合构建科技育人新范式

“我们的机器人能根据摄像头识别的交通标志自动规划路线!” 参赛队员指着正在进行视觉识别演示的机器人介绍道。这种 “学中做、做中学” 的培养模式,正是六合区推进创新教育的生动缩影。自人工智能学习套件落地以来,六合区已形成 “赛事牵引 - 课程研发 - 师资培养 - 社团拓展” 的四维育人体系:一方面通过竞赛反哺课堂,将赛事任务转化为信息科技课的实践项目;另一方面打造 “教师工作坊 + 高校专家库 + 企业导师团” 的多元师资矩阵,仅2025年就开展机器人编程、开源硬件等专项培训 4 场,惠及教师 200 余人次。

数据显示,近三年六合区中小学科技社团数量增长 200%,学生参与率从 5% 提升至32%500多名学生在省市和国家级竞赛活动中获奖,7所学校入选南京市科技教育星光学校,两所南京市人工智能实验学校。比奖牌更珍贵的,是孩子们眼中永不熄灭的好奇之火。今天的人工智能教育,正为六合种下未来的希望——或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意,就诞生在他们摆弄电路板的小手中,闪烁在他们仰望星空的目光里。

 

 

发布:焦沫    审核:陶在乐